当前位置:首页 > 公益 > 正文

新时代精神图景·阮成森

时间:2023-12-04    来源:媒体联盟网   

阮成森,字晨峰,号清幽斋。一九六二年生于河南,现住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山水画创作院院士、中国山水画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美术家交流协会副主席、外交部礼宾司国宾礼画家、清华美院驿站特聘画家、美术评论家、CCTV星光影视书画春晚签约画家、北京汇融首博艺术品鉴定中心、文物艺术品鉴赏师、北京世纪来美术馆签约画家。

兰花

69×46cm

兰花

69×46cm

凌云高节

68×46cm

千载清风

180×48cm

清风高节

68×46cm

清风高节

180×48cm

清风高节

230×53cm

清风高节

245×100cm

秋冬

69×68cm

清风节节高

68×46cm

云开日朗·山高水长

180×97cm

竹报平安

180×48cm

花鸟四条屏

180×48cm×4

花鸟四条屏

180×48cm×4

花鸟四条屏

180×48cm×4

阮成森,现居北京,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晏河乡,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光山北临淮河,南依大别山。《水经注》称这里为:淮水东迳,浮光山北。《太平寰宇记》称这里为:俯映长淮, 每有光耀,因名光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还有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都在这里出生。正是人杰地灵,溢彩光山。就在这英才辈出的红色摇篮中,近年来晏河出生的阮成森先生,以他独特的绘画艺术,从光山一路走来,在京城崭露头角,令艺界刮目相看。

阮成森先生自小在晏河家乡上学读书,放学之余在大别山上打柴放牧。满山的野兰香蕙熏陶着他天生的艺术心灵,遍野的飞瀑竹林,锻炼着他勇往直前,坚韧不屈的性格。人们常说环境能成就一个人的习惯。阮成森先生热爱山里的花花草草,熟悉家乡迷人的自然风光。他把山上的野兰,紫藤栽进自家的房前屋后,他用稚嫩的土笔摹写春秋四季的山影和竹影。因为家乡风光的得天独厚,曾引得京城著名大画家李可染, 黄润华等带学生来采风写生,受其感染,幼年时的阮成森便渐渐迷恋上了画画。从喜欢到痴迷,为学画他可以废寝忘食。为学画他曾怀揣着仅有的15元钱,步行数十里到新县县城,只身搭车到武汉,只为到大城市的画店看一看里边陈列的名人书画作品。80年代初,他用自己辛苦攒下的580元钱,奢侈地买下了一套郑板桥画竹的书。高中毕业后,他不甘心永远蜗居在大别山,走默默无闻的道路。先在中央美院附中学习绘画,85年又辗转到大连拜师学艺。直到1988年,几经蹉跎,他走上了独闯京城的道路。凭着他的绘画基础,他进入京城古建彩绘领域开始用画笔养活自己,自学木雕,整整八年,历经的艰辛磨难,只有他自己知道。

2005年他终于如愿以偿的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培训进修。三年后 ,他的中国画作品《竹报平安》《岁寒三友》被《人民日报》及奥林匹克组委会收藏。其作品在“人文奥运”书画展赛中一举获得金奖。初步的成功使阮成森一发而不可收。从08年起,他的作品连续6次在全国各类展览赛中获得金奖。2012年5月,他创作的《凌云高节》被中南海收藏。

我认识阮成森先生的机缘在北京的东晓景书画创作基地,缘分使然, 我渐渐结识了解了阮成森先生。画如其人,阮成森先生的画作,花鸟人物无不涉猎。他的画细微清新,尤善兰竹。特别画竹,成竹在胸,飘逸洒脱。兰竹配石,典雅妥帖,笔墨精熟。识家一看便知是科班出身而又归野逸,幅幅透着名家风范。阮成森的画有一种中国画的人文精神,我们常说起“文人画”。余则认为文人画即画中有文人情趣,画外有文人思想。文人画不是民间画,不是学院画,似乎有别“画家”的画。文人画往往取材梅兰竹菊,山石小景,讲求笔墨情趣,强调神韵,强调人的修养。阮成森先生的画恰与文人画的规律极为契合,我想这与他的经历学养,孜孜不倦的追求是分不开的。

日前,我与阮成森先生畅谈,他的忠厚睿智溢于言表。我们期待着阮成森先生在艺术的道路上更加日益精进,百尺竿头更上层楼。

——郭子昂

编辑:意不尽网编辑部
上一篇当代国画家郑钢锋作品欣赏      
下一篇:陈标国画作品欣赏



首页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意不尽网新媒体中心
主管单位:中国美术家交流协会
合作单位: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  复兴通讯社
客服微信:yibujin_com   联系QQ:2818086789
微信公众号:yibujincom   联系邮箱:yibujin@qq.com
特邀名家  |   理事查询
备案号:陕ICP备18008813号-2
意不尽网 2015-2023 ©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