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盆镇,原是赤水河盐运经仁怀至芝麻乡观音寺码头上岸,上岸再由背盐人上遵义市途经的商贸集市。落炉,山盆镇的一座山藏水抱之村,原是外来穆性躲避统领古播州的杨姓追杀,筑军事要塞,得平安700余年。今站山顶剑坝村俯两县区交接的峽谷深处的落炉,似从天上掉在大山深处的世外桃源。
创建最美乡村以来,山盆镇人以地而灵,山水得力于人的心志与情意。至此,观山以益其仁,观水以益其智,吸气化之妙,得其德。
——题记
一、山盆写意
1
古人吃喝过的山水,穿戴过的阴晴
今人再用
有限的人生活在无限的时空中
食色里的一碗一床,不改老地方
听说,这是老天爷的意思
2
曾经的集市,过去的繁华
似乎还在附近
附近的农贸与社区,特产与经营
前人前面走,后人后面跟
天高,再高也可掰天蓝一块地
地厚,再厚亦能植根人生四季
泥土是庄稼的肉,季节
是年月的碗筷
3
山盆一盆奇妙尝人目光,旭日说
这方风景饲养的原生态
有方言的味道
河岸花柳抓鱼鲜,山谷牛羊多“作案”
山水“行贿”来客,“缴纳”享受之后
审美,回家还回味
4
水找山为男朋友,姻缘天定
种植与养殖是闺蜜,民生寸心知
天是爹,地是妈
风月的户口本上,田里秧鸡
早晚哥呀妺的喊,蛙鸣得意
阳光开资足够,时常
还有雨点补贴。哦!别忘了
仙人山上云雾,是上门女婿
5
山坐石上而“岩”,古木苍翠没“枯”
此木乃“柴”山山“出”,是人才
耸石叠山,曲径斜峰,蝶戏百花
林密还漏蝉鸣
迢迢树绿,霭霭烟霞,松柏捉月
落进碧池了,谁能摘?波清曲峽窄
登山望远山,山外还有山
风携飞云来卷袖,影弄花枝花弄意
曲径儿情牵,牵来客,俯望谷底
鱼知泉流深浅
山已海了,云划飞舟,面对一池荷花
话藕断丝连
6
花学红颜,闻香知结果
路展奇遇,立志见善行
脆李与瓜果满山
过去藤绕古寨,田边地角多特产
自然50分,人文30分,创新20分
一方水土才健康
山盆何所有?岭上多翠李
云雾承包村寨,阳光抖岀日月两肝胆
沟壑藏洞穴,洞内别有天
碧溪闹,红粱笑,风弹老岩唱新调
晴配水矮山高,峰翠多为天蓝好
暮色苍茫,庭院又是鸡鸭报到
弦月过斜桥
7
泉为碧河配食,树为青山着衣
溪山千古,林竹拥楼台美遇
有瀑侧身偏崖,水石适宜鱼鸭幽居
阅古望今,远村灯光闪烁星宿
深宵谁陪伴
人杰王子
地灵天使
二、在落炉
1
地球,也是天外来的
客人
二十八星宿知道,二十四节令
也是借宿
落炉之名,在峡谷,太热
喻意天上落地的火炉子
谷底流水,躲避过战乱
征战很苦,可追问古播州的历史
地球有头有脑,人有思想
也有过几多保密
2
让地理说话,换个角度读地理
故乡与异乡的对接,山水是故乡
人是异乡人
一姓一族被封闭久了
在偏辟的冷板凳上,让城市坐一坐
与信息聊聊,可解疲乏
的确,名利让人太累了,生存在某些时候
需要坐热自己
3
在“内”加个“人”吧,“肉”的滋味
别在“门”内只有“口”,“问”话太多
“门”内之“人”,也一“闪”而过
上天也叹息
勿如守静,心上开一道小门
有真情来,嘎吱一声
知足小屋乃天下,哪怕
泪有泥泞
内心有伤,互递眼神,淡淡时光
几滴话语,也是兄弟
4
人高七尺,山自矮七尺
人登上绝顶,绝顶指路
你该下山了
山在积累,它们最亲热
跌倒再爬起来的姓氏
山腰有座庙,悬在半空
话说神仙,都还在途中
5
观景台上俯望落炉
远近进入一望中
知之地球的运行吗?台侧玉米与高粱
濡染人的眼色,云雾在退避
东山抬脚将日月踢给西山
西山是进球?还是
又踢给东山
照人心一个“明”字,至今
输赢未定
6
峭壁岩岩,在江里洗脚
悬岚袅袅,淘青崖翠壑
桥上,人事行色匆匆
寻流根源,奇石千姿百态
碧波载船,划两岸风光
似血脉流域
山山凿天出古意
水水刻地续神魂
后记:山水有如人相,其壮、其雄、其媚、其奇、其丽,于一座名山,一方胜水,是一大境界。落炉,其山其水狭窄而独含旷奧、夷险、动静、浓淡,炎凉种种……因地因地因物也因故而显种种变相。
情随境象,山水境象的“时时变幻”,“时时竞异”,亦人之色易衰,书之史易倦。然,世间山水让人耳目快适,心情暢悦。
如是“境与心融,时和意会”的情境妙合之地,返程还回味洞藏波隐,神造与意通相得益彰,善哉!
2023年8月8日
作者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李发模:男,1948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贵州省绥阳县人。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相继毕业于鲁迅文学院、北京大学作家班。曾任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遵义市文联主席、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一级作家,著名诗人。已出版诗集、散文集共60余部作品,译为多国文字,获省级以上奖20余次。长诗《呼声》获中国首届诗歌奖,被前苏联作家叶甫图申科誉为"中国新诗的里程碑”。是当前中国最有诗人气质和诗歌才情的作家之一。
主编:安娟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