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评 > 正文

夏伯渝点赞碳中和日,任学礼、屈西怀入选“寻找河南清洁达人”

时间:2023-09-24    来源:媒体联盟网   

 

 

 

 

2023年7月7日,星期五,河南省登封市唐庄镇王河村的第33个碳中和日。当日上午,由河南省能效技术协会、河南省乡村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中部生态保育联盟、郑州市政协驻王河村工作队、王河村村委会、登封中文化研究会、“碳中和日”行动网络主办,清洁地球计划、世界徒步协会人与气候委员会(气候大学)、绿和公益协办的“碳中和日”活动暨第五届“寻找河南清洁达人”揭晓仪式在王河村简约举行。

郑州市政协驻王河工作队成员雷学军、王河村环卫负责人冯书欣等10余人参与了碳中和日活动,大家捡拾河道游客乱丢的垃圾,以实际行动保护石淙河环境,为保护下游登封人民的水缸——纸坊水库做出了一份贡献。活动现场,“墨子绿色与和平奖”“寻找河南清洁达人”发起人、公益设奖第一人叶榄揭晓了获奖者名单和事迹。经过认真寻找, 开封市祥符区袁坊乡毛庄村村民任学礼、登封市唐庄镇王河村村民屈西怀获奖。

任学礼 ,男,96岁,开封市祥符区袁坊乡毛庄村村民。40年来为乡村义务扫地,天天坚持,日日不辍。他扫坏了一百多把扫帚,扫出了清洁卫生,扫出了乡风文明。他是银发乡建的代表,老有所为、终身行善的楷模。在他的带动下,其他人也参与到义务扫除的行列,村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屈西怀,男,69岁。河南省登封市唐庄镇王河村村民。曾经捡拾武则天除罪金简,并上交国家,成为河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如今是登封市王河村环卫队的一员,他工作认真,不怕脏累,任劳任怨,用捡拾金简的双手扮美王河环境,助力乡村文旅。

作为一项民间的评选活动,“寻找河南清洁达人”自启动以来,已经评选出用环保酵素治理水污染的新乡人张继楠,以年迈之躯推动息县弯柳树村垃圾分类的陈道明,长期清洁信阳南湾湖的冻龄女神刘叶琳(叶问),冒着生命危险在云台山悬崖上捡拾垃圾的修武人郭有顺,积极参与“生态文明日,志愿一小时”的罗山县鹭鸶保护公益协会,义务护水50年、坚持捡拾垃圾、清洁南水北调中线渠首陶岔环境的淅川县九重镇独臂农民李进群,积极推动垃圾分类、清洁捡拾日、黑金工坊和倡导生态文明的巩义市涉村镇大南沟村生态文明银行,以及为商丘市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商丘市环保志愿者协会。

世界劳伦斯体育奖获得者、无腿登顶珠峰第一人、当代徐霞客俱乐部理事夏伯渝通过叶榄了解到活动后,点赞“碳中和日”。夏泊渝非常重视环保工作,他不仅担任美丽公约形象大使,还多次带领志愿者们清洁雪山冰川和高原环境。2017年5月,叶榄、夏伯渝等旅行探险领域知名人士发起了“寻找最美海外中国游客”活动,至今已经成功开展了六届。2022年11月,夏泊渝、叶榄、刘浩、刘奕鸣等老中青少四人为呼应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召开,联合发起了“绿色起居.朝五晚九行动”,目前已经开展了25期评选。

“作为王河村负责环卫的村干部,我明显感觉现在游客们的素质在提升,以前一到节假日,河道满是垃圾的现象正在减少,很多都会主动收集起来打包带走。这是一件好事,说明公众文明旅游、绿色出行意识的提升。下一步,我们将在黄进军书记、刘松和书记的带领下,把碳中和日做成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的抓手,每周坚持,不断完善。”冯书欣说。(图文/叶榄、韩语橦)

相关活动一:第三届“许慎文字奖”在中字村揭晓,开封仓颉汉字园获奖

 

(开封仓颉汉字园内的汉字故事长廊)

 

(揭晓仪式后在五体中字墙前合影)

2023年7月6日上午,由河南省乡村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中部生态保育联盟、登封市中文化研究会、登封市摄影家协会、“碳中和日”行动网络主办,世界徒步协会人与气候委员会(气候大学)、华夏书画院、河南奇石网、绿和公益、问崧小院、中字村老年文化积分服务社协办的第三届“许慎文字奖”揭晓仪式在河南省登封市唐庄镇王河村集场自然村(中字村)简约举行。

问崧小院负责人李京芳、中字村老年文化积分服务社负责人刘国、中字村老年文化积分服务社成员翟桂芬、屈水英等参加了揭晓仪式。“墨子绿色与和平奖”“仓颉文字奖”“许慎文字奖”发起人、“世界禁赌日、世界控酒日”行动网络召集人叶榄揭晓了获奖者名单和事迹。经过认真评选,开封仓颉汉字园获第三届“许慎文字奖”。

开封仓颉汉字园位于开封市东北9.5公里、半堤村东北部的黄河岸边。北宋太平兴国四年成书的《太平寰宇记》明确记载:“仓颉冢在开封县东北二十里。”《祥符县志》载:“造字台在县东北时和保,世如传仓颉造字之所。”近年来,在半堤乡贤李兵纪的策划和推动下,当地围绕仓颉陵、造字台等形成了不断强化的内涵和不断衍生的外延。仓颉汉字园成为开封仓颉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是继开封翰园碑林之后又一文化地标和人文景观。活化了半堤村流传的“仓颉造字圣人猜”谚语和孔子“拓字”故事。仓颉庙、仓颉陵、仓颉造字台在全国各地散见于多处,而集仓颉陵、造字台、仓王庙、仓王城四古迹于一处者,开封唯一。园内设有汉字学宫、汉字小径、汉字故事长廊、湖心亭、一米良田、书法展览馆等内容,集旅游、研学、休闲、劳动教育、文字研究、祭祀字祖、考古于一体,是文物活化的典范。

“许慎文字奖”开评三年来,中国文字博物馆首倡者、“许慎文化”概念提出者、河南省中国古代史重点学科及博士点学科带头人、河南省文字学会会长王蕴智,“汉字与词源”网站创办者、汉字叔叔、北美人理查德.西尔斯先后获奖。“许慎文字奖”是为了纪念字圣许慎而设立的奖项,和“仓颉文字奖”并列而设。

“我们今天在天下中字第一村、中文化体验地的中字村揭晓这个公益奖项,是因为中字村的‘中’字所呈现出的深厚文化内涵和人文底蕴。‘中’字由古圣先贤所造,由此延申的中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为核心的文化,也是最为重要的文化。从去年到现在,我们在中字村开展系列活动,叫响银发乡建,开展老人文化积分,其目的就是引导村民们,特别是乡村老人们学习中文化,并最终能将文化的软实力转化为经济的硬实力,服务于王河村的文化旅游和休闲康养。为了形成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矩阵,我们还在潢川县策划了高楼和字村、高店画村、天桥诗词村、淮河印村,希望能形成合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文化品牌。”叶榄表示。

据悉,2012年至今,叶榄创设和策划了“墨子绿色与和平奖”“林则徐禁烟奖”等36个公益奖项,涵盖了“村、乡、县、市、省、国、洲、球”八个地理和行政层级,主题涉及环保、和平、慈善、旅游、素食、控酒、禁烟、禁赌、禁毒、护生、艺术、乡建、健康等数十个领域,被称为“公益设奖第一人”,另外,他还是“世界禁赌日”“世界控酒日”的首倡者和推动者。(文图/叶榄)

相关活动二:第五届“寻找中国清洁天使”在中字村揭晓,张雅琪获奖

(碳中和日活动现场)

(极简揭晓仪式,充分体现零碳理念)

(张雅琪在旅行途中和妹妹一起清洁环境)

2023年7月7日,星期五,河南省登封市唐庄镇王河村的第33个碳中和日。当日上午,由河南省能效技术协会、河南省乡村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中部生态保育联盟、登封市摄影家协会、登封市中文化研究会、“碳中和日”行动网络、罗山县鹭鸶保护公益协会主办,清洁地球计划、华夏书画院、河南奇石网、世界徒步协会人与气候委员会(气候大学)、绿和公益协办的“碳中和日”活动暨第五届“寻找中国清洁天使”揭晓仪式在王河村集场自然村(中字村)简约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环境清净,人心安定,家庭康宁,世界和平。

登封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宋溧珉、问崧小院负责人李京芳、中字村老年文化积分服务社成员袁绸等参加了揭晓仪式。“墨子绿色与和平奖”“寻找中国清洁天使”发起人、“世界禁赌日、世界控酒日”行动网络召集人叶榄揭晓了获奖者名单和事迹。经过认真寻找,由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中部生态保育联盟秘书长、河南省罗山县鹭鸶保护公益协会会长罗青松推荐的张雅琪小朋友获奖。张雅琪,女,10岁,河南省罗山县人。2021年以来,跟随爸爸张志伟一起,自驾西藏,她一边旅游,一边和爸爸一起捡拾垃圾,清洁高原环境,保护雪域生态。今年7月3日,小雅琪再次和爸爸、妈妈、妹妹一起自驾新疆,又开始了一路清洁一路行善之旅。

作为一项民间评选活动,“寻找中国清洁天使”自2018年启动以来,已经评选了五届,评选出独立公益人、音乐人容静,清洁川藏线之旅发起人林鹏,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中国绿发会志愿者李宇翔,湖南洪江古商城景区演艺员、“我在洪江有块地”发起人杨耀文,贷款万余元远赴可可西里捡拾垃圾的河南青年武相宏,自驾西藏路并捡拾500袋垃圾的福建青年蔡良剑和环保歌曲《捡呀》作者、素食与环保志愿者王逸斐等,多家媒体对评选活动给予了报道。

“今天的活动让我想起了我曾经参与的扫除道培训,深知清洁工作的重要性,特别对于主打乡村文旅的王河村来说尤为重要。我们问崧小院民宿,一定要做好清洁工作,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提供干净整洁、绿色放松的休闲旅游度假环境。”李京芳感慨地说。

“乡村旅游,主要是赚城里人的钱,所以清洁的标准要提高,你认为的干净,在游客看来可能很不干净。我在全国行走,发现赌博在中国乡村是一个毒瘤,不切除,很多工作都难以推进,清洁乡村也很难实现。希望父老乡亲们多多搞卫生搞清洁,不要像有些地区的群众那样聚集打牌,不要认为小赌怡情,实则是赌博伤身、伤神、伤财,影响人运、家运、财运。有时间就去搞家庭和房前屋后的清洁,这样正气就会上升,邪气就会下降并消失。当然,我只是一种温馨提醒,在王河村开展艺术乡建的一年多时间,我没有看见赌博现象。2015年,我发起清洁地球计划;2018年,启动了‘寻找信阳清洁先锋’‘寻找河南清洁达人’‘寻找中国清洁天使’‘寻找地球清洁英雄’系列活动;2020年,我出版了《清洁道》一书,目的就是宣传清洁环保、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叶榄对大家讲述了活动缘起。(文/王刘瑜、陈卓,图/宋溧珉)

相关活动三:第三届“靳勒艺术乡建奖”在中字村揭晓,祁辉、姚龙获奖

(极简揭晓仪式现场,体现零碳理念)

(游客在嵩山石上写"中"字)

(写满中字的石堰,成了网红打卡地)

(英年早逝的艺术乡建先驱靳勒)

(姚龙接待的少年写生营)

(祁辉教授乡亲们植物扎染)

2023年7月5日下午,由河南省乡村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中部生态保育联盟、登封市中文化研究会、登封市摄影家协会、“碳中和日”行动网络主办,世界徒步协会人与气候委员会(气候大学)、华夏书画院、河南奇石网、绿和公益、问崧小院、中字村老年文化积分服务社协办的第三届“靳勒艺术乡建奖”揭晓仪式在河南省登封市唐庄镇王河村集场自然村(中字村)简约举行。

登封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宋溧珉、问崧小院负责人李京芳、中字村老年文化积分服务社成员袁绸和到中字村团建的周大生珠宝团队近20人参加了揭晓仪式。“墨子绿色与和平奖”“靳勒艺术乡建奖”发起人、“世界禁赌日、世界控酒日”行动网络召集人叶榄揭晓了获奖者名单和事迹。经过认真评选,甘肃省定西市非遗传承人祁辉、甘肃省渭源县罗家磨.渭河源写生基地创办人姚龙获第三届“靳勒艺术乡建奖”。

祁辉是一位染绣非遗传承人,也是定西市政协委员。在这么多年对传统手工艺的探索中,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就是非遗未来的路该怎么走,2019年她被文化部评为乡村旅游能人并接受了文化部讲师的培训后,让她对非遗有了新的思路。于是,2020年她去浙江驻村学习乡村旅游实操,半年后回到了定西,选陇西县胡家门村开始了她的艺术乡建之路,胡家门村是陇西县的中药材育苗基地和种植基地,我就地取材用药染工艺呈现艺术乡建,以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最初因为资金短缺,她想出了把非遗工坊落到农户家里的办法,找了一些有闲置房屋的村民,建立了“非遗十二坊”,每个坊一项非遗,由传承人负责工艺品供应和展厅布置及技术指导,这样既解决了场地建设费,还节省了人员管理费,顺便带动了农民增收。但是乡建之路道阻且长,尤其是在观念落后的西北山村,就是她和冯泽华这样落后地区的乡建人,上下求索,为非遗、为乡村,找出一条路。

2017年,学美术的姚龙自筹资金,在自己的家乡一一甘肃省渭源县会川镇罗家磨村建成了写生基地,走上了艺术乡建之路。姚龙在罗家磨村口子门社租了6个农家院搞经营,如今,这6个院子远远看去和普通农户的房子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走近细看,却发现放置在屋檐下的古旧马灯、大门口废弃的自行车、立在墙角边的农具、小径旁的木雕残片,都别具特色。写生基地的建成,让这个往日安静的小村庄热闹了起来,夕阳西下的农舍、扛着农具耕作归来的农民……到处都是可以入画的素材。不仅如此,乡村野菜、农家土产都成了前来写生人员购买的商品。之后,姚龙又在渭河源村建立了写生基地,还建成了乡村美术馆,成为当地的重要的人文景观。至今,前来写生基地写生的人已经达到1.5万人次,带动了罗家磨村和渭河源村的旅游,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成为西北地区艺术乡建的典范。

"靳勒艺术乡建奖"是一项民间公益奖项,是为了纪念英年早逝的艺术家靳勒而设立的。靳勒,男,1966年生于甘肃秦安,1991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研究生班。曾为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他的家乡石节子村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叶堡镇,是一个藏在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全村13户60多人。20世纪80年代他考上了大学,成为村里考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之后在西北师范大学任教。虽然跳出“农门”,但是来自山区的靳勒念念不忘生活在乡下的父老乡亲。20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石节子的村民选为“荣誉村长”,自此他便以村长自称,致力于艺术村庄的打造。他带村民去德国参与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创办国内第一个乡村美术馆——石节子美术馆,还举办了电影节。靳勒使一个藏在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声名远扬,并成为10个艺术院校的社会实践基地。2021年1月11日不幸逝世,终年56岁。该奖设立以来,著名书画家、“乡村书院”发起者墨僧,著名艺术家、“许村计划”发起者渠岩先后获奖。

“今天在天下中字第一村、中文化体验地举办第三届靳勒艺术乡建奖的揭晓仪式,是在对的地点做对的事,因为中字村就是艺术乡建的实践地。和国内很多用钱砸出来的乡村建设相比,中字村可能是全国用最少的钱打造的艺术乡建试点,至今才花费2000元,除去奖励书写老人们的1000元买米款之外,真正用来买颜料和毛笔的钱才花了1000元,这得益于刘松和书记和村支两委干部们强大的动员力和号召力,更得益于中字村老人们的内生动力和忘我奉献。王河中字村启动至今已经一年多了,回顾所走过的路,有很多感慨。今年,问崧小院精品民宿的进驻对中字村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它完善了旅游三要素中的吃和住,让游客可以住下来,感受中字村的中文化,参与中字村的‘万人写万中’活动,让游客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得到中文化的滋润和熏陶。我经常和老人们说,写10万个中字,会在登封有影响。写100万个中字,会在郑州有影响。写1000万个中字,会在河南有影响。如果能写1亿个中字,一定会在中国乃至世界有影响。如今,中字村已经有了数十万的中字,正在成为游客们的打卡地,可喜可贺。”叶榄在活动现场说。(文/王刘瑜、陈卓,图/宋溧珉)

相关链接:50平米“中”字现身天下中字第一村

 

(50平米"中"字现身中字村)

 

(1300平米"苗"字)

 

(7部委主办,国家领导人出席,叶榄和腾格尔、韩红等同台献艺)

 

(2004年11月,上了新闻联播的镜头)

2023年7月7日中午,绿色与和平艺术家.活动家.旅行家、中字村策划叶榄用拖把蘸水,在天下中字第一村、中文化体验地——河南省登封市唐庄镇王河村集场自然村(中字村),采用双钩的笔法,书写了一个50平米的“中”字,赢得观众和村民们一片叫好之声。

叶榄表示,双钩在中国书法史上很早就存在,最著名的当数唐代书法家冯承素摹写的中国第一行书《兰亭序》,就是双钩轮廓再填墨作品,也是最接近王羲之真迹的摹本,但后来被演绎的一笔双钩,就成了书法的旁门左道。抛开书法艺术而言,一笔双钩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和观赏性,在社会上有不少拥趸。

“我以前很热衷于写一笔双钩,后来回归传统书法,基本上不再写一笔双钩。但是也会在有些特殊的场合,特别是带有宣传性的场合书写。比如我曾经在贵州省台江县姊妹广场书写了一个1300平米的‘苗’字,在河南省潢川县余店村书写了一个400平米的‘爱’字,在河南省息县弯柳树村和潢川县高楼村各书写了一个300平米的‘孝’字,在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石泉村书写了一个200平米的‘福’字,在山东省单县龙王庙乡书写了一个200平米的‘龙’字,在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月坝村书写了一个50平米的‘和’字,在河南省云台山风景区生态停车场书写了一个500平米的‘丰’字等,都取得了较好的视觉效果和一定的宣传效应。特别让我终身难忘的是2004年11月份,我应邀出席中国环境文化节闭幕式,在中央电视台赵普先生的主持下,写了‘绿色中国’四个字,还上了新闻联播。”叶榄说。

“我们问崧小院民宿之所以选择落户中字村,就是看中了这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看中了这里男女老少写‘中’字的文化氛围。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字村一定会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也一定会成为中文化的体验地和传播地。”问崧小院负责人李京芳表示。(文/王刘瑜、陈卓,图/宋溧珉)

编辑:意不尽网编辑部
上一篇第九届“林则徐禁毒奖”致敬禁毒英烈陈锡华、蔡晓东      
下一篇:《中华诗园》首届红色诗歌大赛系列活动在延川黄河乾坤湾景区圆满收官



首页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意不尽网新媒体中心
主管单位:中国美术家交流协会
合作单位: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  复兴通讯社
客服微信:yibujin_com   联系QQ:2818086789
微信公众号:yibujincom   联系邮箱:yibujin@qq.com
特邀名家  |   理事查询
备案号:陕ICP备18008813号-2
意不尽网 2015-2023 ©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